台灣各地推動都更推動不易,政府才在2017年推出《危老條例》來納入符合屋齡30年以上的危險老舊建築,讓民眾有更多管道推動重建,但雖有危老條例開先鋒,可危老條例有其推動時限,若沒有從都更相關法令面著手,也是治標不治本。
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指出,市府說過要檢討修正、研議放寬山限區都更條例都無下文,這將會導致柯文哲市長任內無法完成修法的困境。另外今年文山區再興社區發生女兒牆倒榻事故,在在凸顯山區老舊住宅的安全問題,令人難以忽視。
市議員王欣儀說,原本受限法令限制,山限跟住二區無法進行都更,少了都更容積獎勵,會讓建商不願意進來。對此,都發局則回應允諾草案訂出後會先送議會參考,初步比照危老朝向放寬規範來修法,例如:放寬建築物高度,從原本17.5公尺擬放寬到21公尺。此外過去山限區建物重建需100%同意比例,再加上大型社區所有權人眾多,整合困難,因此也研議若取得私地主九成同意,就可以走公辦都更2.0程序進行的修法角度。
以台灣各地都更仍推動困難來說,若沒有從都更相關法令著手,只是治標,因為人會老、房子也會老!房屋老化讓居住環境帶來危機,萬一面臨地震、豪雨等情況,房子不僅無法帶來保護,更可能成為危害寶貴生命的幫凶。但台灣屋齡老化為何遲遲無法快速推動都市更新、危老重建?其實修法卡關才是箇中關鍵!
富品建設創辦人曾富瑋於受訪時提到,法律立意是為保障人民人身與財產安全,但需與時俱進,不然則失當初立法精神,當台灣房屋老舊速度與更新不成正比時,對民眾及環境都將帶來威脅,對國家整體發展量能也會是滯礙,若有關單位能在法規上善修,考量地主時間成本等上做修正配套,且讓程序更快速且完善,才能真正加速全台都更或危老重建法案的修訂及提升老屋重建速度,也能避免增加社會成本。
新聞來源: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124918